痛经病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三伏适合吃点啥3个食方,让你阳气越来越足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白斑圆梦征程 http://www.yushiels.com/npxbb/npxlf/

外面火辣辣的太阳,超强的紫外线,晒的人喘不过气来,但殊不知,这伏天的太阳,正是千年难买阳气来源,是为我们健康保驾护航的天火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说,夏天要“无厌于日”。

但是我们仍然有许多人,提起晒太阳就变了脸色,一出门各种防晒衣,帽子,墨镜,全副包裹的出门,生怕自己的皮肤外露在阳光下,所以现在阳气不足的人特别多,一方面喊着自己体寒,怕冷,身体差,容易累,一方面又不听劝,生怕自己被晒黑。

我们讲究天人相应,生活在自然界中,必然要受到天地自然的约束,我们气血也会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,在一年之中,伏天是最炎热的时候,阳气外浮,气血聚集体表,毛孔大开,腠理开泄,此时是最佳的补阳时机,也是我们常年手脚冰凉,怕冷,宫寒痛经人,体虚的人调理身体的时机。

此时不补,更待何时?

如果自己实在怕晒,一晒就容易中暑头晕,那么我们可以换种方式,从食补入手,也能帮助身体补足阳气,越来越强壮。

想要真正的补透,把阳气彻底补进身体中,我们要本着3个原则,首先,既然是用食补,那吸收营养的脾胃一定要强,否则即使吃了仙丹,我们吸收不了也无济于事。所以第一个原则,就是要健脾胃!

其次,伏天我们补阳,更多的是为了身体的寒症,也就是排寒,想要排寒,那么一定要注重补阳,尤其是补脾阳,脾阳一旦受伤,久不恢复,身体健康会受到很大影响,最常见的就是经常腹泻,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泡稀,长期的腹泻,能让一个壮实的人,变得消瘦,乏力,体虚,还会影响五脏六腑的其他阳气。所以第二个原则,就是要补脾阳。

最后就是让补进来的阳气,吸收进来的营养,都能被身体所用,不能化火生热,徒增身体的负担,经常有人会补着补着上火,虚不受补,这其实就是没有把补进来的阳气归为身体所用。

只要调养好这三方面,本着这个原则去食补,那么相信滋补效果也令人满意,再也不会,补了半天补个寂寞,甚至越补越虚。

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原则入手,分享健脾,补脾阳,敛阴入肾,把阳气归为身体所用的几个食补方子,让我们在吃吃喝喝中,就能拥有好身体。

伏天离不开一碗四神汤

四神汤是经典的健脾食方,这四神指的是四种食材,有山药,茯苓,莲子,薏米,别小看这四种不起眼的食材,汇集在一起后互相补遗,能够全方面帮助我们健脾胃,祛湿气,养颜降燥等,所以才被古人称之为“神”。

像是咱们在夏季湿气重,容易水肿,经常觉得疲惫乏力,困顿懒得动,每天只想睡觉,便便粘马桶,食欲不振的,都可以经常煮一煮四神汤喝。

伏天雨水多,外湿会带动内湿,不知不觉我们的脾胃就会被湿气所困,这样无论吃什么营养食物,脾胃无法运化吸收,吃进去也是变成垃圾堆积在体内,变不成气血,这就是为啥有的人吃人参燕窝补的身强体壮,有的人吃完后嘴角起泡,关键就是在脾能不能吸收运化。

而四神汤,就是帮我们调养脾胃,补脾虚,散脾内湿气的。山药以补虚为长,茯苓以去湿为长;薏米有化湿之功,又能清热,因为湿久会化热,变成湿热,薏米最擅长清湿热;莲子养心安神。

山药补虚,能匡扶我们全身的正气。脾虚的人容易累,有的人每天不想动,总是想躺着坐着,这还真不是因为懒,是因为他挥之不去的疲惫感,气不足,气力不够,哪能有活力呢?

山药补虚,就是填补我们这部分的无力感,气血会流通,四肢有力气,自然也就愿意动起来

茯苓是祛湿的,它祛湿是直接祛除的,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,而且还能分辨出我们身体中的废水和有用津液,能推动身体的废水下行,通过小便排出去。所以用茯苓祛湿,不用担心身体的津液流失,阴虚上火,它是非常平和的。

莲子是帮助我们唤醒脾胃,提升脾气,止泻的。上面说到,脾虚的人,湿气重,湿气重便便就容易粘马桶,很容易腹泻拉肚子,而莲子在健脾的基础上,能够固涩,也就是调理因为脾虚湿气重而导致的腹泻。

很多人吃补养品都是穿肠而过,脾补吸收,最后怎么吃得怎么拉出去,而莲子就是利用自己固涩的作用,减少我们拉肚子的情况,而脾胃充足的吸收时间。

薏米也是祛湿的,而且它还有清热的作用,对于伏天的暑热,用薏米搭配更添一丝清凉之意。而且薏米还能把湿气转化成津液,使湿气不再为害。

如果咱们是素食主义者,四神汤可以单独煮,可以加一些养胃的猴头菇,驱寒的姜片,补血的当归等,如果喜食肉类,可以用猪肚,排骨,乌鸡与四神食材一起炖汤,四神食材味道很淡,和其他食材搭配不会影响到汤品的味道,好喝又营养。

如果懒得煲汤,也可以把四神食材打成粉,在煮粥的时候,掺在里面,也不会影响到粥的口感哦,如果都嫌麻烦,那我们也可以直接冲泡四神粉来喝,每天喝上一杯,坚持个把月,就能体会到效果。

四神粉我们可以自己挑选原材料去打,比例按照1:1:1:1就可以,有一点需要注意,就是里面的山药,最好用怀山,也就是温县出产的,怀山药的健脾补虚效果,远超其他品种的山药,这和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关。

如果懒得自己去搭配,也可以每天泡两勺这种现成的四神粉,也叫茯苓山药粉,里面用的就是温县的怀山药,和莲子,茯苓,薏米一起熟制后破壁打粉,非常细腻,这些食材都是天然无添加的,直接用热开水泡着就能喝,简单方便。

0添加,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,不含防腐剂哦,长期喝也完全没问题,如果觉得味道寡淡,我们还可以加蜂蜜,牛奶,椰奶等,自己搭配,口感更丰富。

而且无论是煮粥煲汤,或是蒸馒头烙饼的时候,也可以随手放上几勺,秒变养生美食,这种破壁打粉后,营养成分更容易释放出来,身体也更容易吸收。其实比我们那种大块炖汤,最后只喝汤不吃这些食材,吸收要好得多。

是无糖的哦,无论是蔗糖还是代糖都没有,我们可以放心吃,满满谷果香,由于茯苓是不溶于水的,建议用温热一些的开水,一边冲泡一边搅拌,更容易搅匀冲开。

早上来一杯,唤醒我们的脾胃,下午茶来一杯,补足营养,恢复精力,为身体祛湿降浊,又补虚。低脂0糖,即使身材管理期间,也能食用哦,这种谷果食材是非常养人的,而且茯苓还有养颜之效。

如果不喜欢喝汤喝粥喝糊糊,那么这款香甜不腻,营养丰富的小糕点一定对你的胃口。这款茯渭糕,里面不光有这四种食材,还添加了芡实,白扁豆,红枣,山楂,人参等,食材更多,营养更全,都是经过精心配比的哦,不断尝试,改良,最终敲定这款无论是营养,还是口感都十分不错的一版。

芡实和白扁豆都有祛湿健脾之效,白扁豆和莲子一样,也有一定的止泻固涩作用。红枣是补气血的,山楂活血化瘀,人参补气,补虚,这些食材能全方位补养我们虚弱的脾胃。

而且用糯米来搭配,糯米性温补气养胃,这些食材也是经过破壁打粉后,再加入糯米粉,亚麻籽油,麦芽糖调和,采用低温烘焙的方法,保留食材的营养不流失。

而且制作出来的糕点软糯细腻,很好嚼,麦芽糖甜而不腻,亚麻籽油低脂健康,呵护身体,无论是咱们长期脾胃差,三餐不规律的青年,还是食欲差的中老年人,都能吃。

一口咬下,糯叽叽的,有淡淡谷果香,微甜不腻,每一颗都是独立小包装,开袋即食,干净卫生,也不用担心短时间吃不完浪费,很方便,适合我们懒得下厨房研究食补的朋友。

伏天离不开一口姜

姜能够通神明,去秽恶,散寒温阳,俗话说,夏季吃姜,保安康。生姜对于咱们体寒,脾阳不足的人来说,可是个宝贝。

生姜温中散寒,补阳气,补的就是我们脾胃的阳气,所以尽管一些辛温的食材,比如花椒,葱,蒜等都能帮助身体驱寒,但是它们补阳的能力就差了许多,选来选去,还是生姜最得人心。

而且生姜平价,人人都能长期吃,很多人都担心夏天吃这么辛热的姜会上火,其实这是我们没有选对吃法,如果咱们平时体质就偏热的人,最好不要直接吃,而是要利用食材之间的性味,相互制约。

比如生姜吃的时候,不去皮,因为姜皮是凉性的,姜肉是热性的,这样一中和,辛热感就会降低一些。再比如我们吃的时候,先用食醋泡一泡,醋是酸的,有收敛作用,也能收敛住一部分姜的辛热,这样再吃起来,就不用担心上火啦。

我家中吃姜,常年吃的是这道醋泡姜,准备陈醋一瓶,生姜若干,盐,白砂糖和一个吃罐头剩下的玻璃瓶子,腌姜特别合适。

姜要选嫩一些的,纤维少,吃起来口感好,把姜洗去泥土,控干水分,或是用厨房纸擦干,直接切成薄片,放到玻璃瓶里,注意玻璃瓶要无油无水,不然容易腌制期间容易变质。之后把姜片倒进去,倒入食醋,没过姜片,加入食盐,白砂糖,密封后放到冰箱冷藏5~7天。

是不是非常简单,这样腌制出来的姜,酸中带辣,如果觉得过酸还可以吃的时候加一点点蜂蜜,能中和一部分酸味,因为家里有老人不太喜欢吃甜味,所以我们在腌制时候,白砂糖只放了一点点,如果家里人能接受吃甜的,可以多放一些,酸酸辣辣,带有一丝甜甜的味道,糖醋一样,很好吃。

早上搭配米粥,鸡蛋饼,馒头都可以,很开胃,吃完以后胃里暖乎乎的,特别舒服。如果觉得自己做出来的醋泡姜口感不尽人意,那么可以试试这款醋泡白姜。

醋泡白姜,顾名思义,用的是安徽铜陵白姜,白姜以鲜嫩,多汁闻名全国,在古代还被作为贡姜献给皇帝食用,它不同于别的品种的生姜,几乎没有纤维,很嫩,汁水特别多,含水量高达90%以上,直接吃也是一口爆汁。

新鲜的白姜挖出后,就要拉到当地的工厂去加工,这样能最大限度保留白姜的鲜嫩,而且制作过程都是0添加的,不含防腐剂,只有白姜,老陈醋,食盐,白砂糖和纯净水,腌姜的师傅都有丰富经验,对于这些食材调味品比例的把控非常熟悉。

之后灭菌真空包装,都是玻璃瓶装的哦,这样就不怕被醋酸腐蚀瓶子了,由于不含防腐剂,我们开盖后要冷藏保存,每天吃上2~3块就可以了,也不要多吃。

一口咬下,姜汁四溢,又脆嫩又爽口,辣而不呛,而且白姜的辣味比普通生姜要低,不会辣的嗓子疼,里面的姜醋用来蘸饺子,海鲜都很合适,喝完这个姜醋,都感觉胃里暖乎乎的。

醋泡姜建议大家在早晨吃,晚上就不要吃啦,毕竟生姜是热性的,晚上吃容易影响睡眠。为了寻找出这么一口好姜,我们多次寻访到铜陵去考察,我们坚信,用最天然的食材,最简单的工序,就能制作出营养丰富的养生食品,缩短田间到舌尖的距离。

伏天离不开这一颗乌梅

有人经常说,只有吃到肚子里,食物才算自己的,那么如今要补上一句,只有被身体真正吸收进去,补进来的阳气才算自己的。

无论我们是晒太阳,还是食补,都会出现虚不受补,一补就上火的情况,其实就是我们缺少了敛阴纳阳的这一步。

虚浮的阳气,总要有阴血的滋养,才能安抚住,所以最后一步,就是给身体温阳阴血,也就是滋阴,用来抑制咱们虚浮的阳气,让身体达到阴阳平衡。

为啥伏天我们就这么容易一补阳就上火呢?为什么别的季节反而补一补身体没有太多反应?这是因为伏天我们出汗大,津液会随着汗液一同流失,如果不开空调,或是走在大街上,想必人人都是一身汗。

身体耗损的津液没有补充,就相当于一壶水放在炉子上烧,火越来越大,里面水越来越少,都快烧干啦!

这时候其实只要来上几颗乌梅,就能很好地帮助身体敛阴纳阳。乌梅味酸甘,性凉,生津止渴,酸甘化阴。

分享一道蜂蜜乌梅的做法,酸酸甜甜的,准备50克的乌梅和适量蜂蜜,用一块干净的厨房纸用冷水浸湿,把乌梅包裹起来,这样过一个晚上,之后把乌梅放到玻璃瓶里,加入蜂蜜,泡上七天,乌梅蜂蜜相互滋养,乌梅变软,酸甜,这样吃着更能敛阴纳阳哦。

除此之外,我们还可以把乌梅和桑葚搭配在一起煮水喝,桑葚也是滋阴养血的,也能够补充津液,对于敛阴纳阳也有很大帮助。而乌梅呢,除了生津止渴,还有固涩的性质,能把补进来的阴血给固住不流失,这样夏天我们出汗流失掉的津液就能补养回来啦。

身体的津液足了,就不怕阳气虚浮,如果想要加上健脾化痰的效果,还可以加一些陈皮进去,一同煮水,果香四溢,加点蜂蜜搅匀,酸酸甜甜的。

以上就是我们通过食补的方法,帮助身体补阳气,健脾胃,让身体越来越强壮,气血越来越好的食方,不喜晒太阳,喜欢吃吃喝喝的朋友可以试试看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