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 自由生活,美文(共2篇)生活美文:不一样的生活,各有冷暖前一段时间,L先生在自己的动态圈里,发了几张简单又迷人的照片。照片中,沙漠蔓延到天际,一条公路从沙漠中劈开,棕*色的骆驼,在广袤的*色布景下悠闲散步,蓝天白云,像结在河里的碎冰,清丽温暖。两张图片下,是L留下的一句话,这句话是这样的:看着风景,住着欧曼宾馆,380房间... 本文是()经典美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《自由生活,美文》,供大家学习参考。 自由生活,美文(一):生活美文:不一样的生活,各有冷暖 前一段时间,L先生在自己的动态圈里,发了几张简单又迷人的照片。照片中,沙漠蔓延到天际,一条公路从沙漠中劈开,棕*色的骆驼,在广袤的*色布景下悠闲散步,蓝天白云,像结在河里的碎冰,清丽温暖。两张图片下,是L留下的一句话,这句话是这样的:看着风景,住着欧曼宾馆,380房间,每次吃饭11路车 L先生是一个大型货车司机,每天的工作,就是开着他那辆十多米的大型挂车,山南海北的跑。在海南三亚停驻过脚步,在云南大理观赏过风光,在逶迤曲折的高山云层间穿梭如流。而这次的动态,是他去*运送哈密瓜的路途时拍下的。我抱着手机,盯着他的这条动态发呆,周围是高大结实的石灰水泥,我们像被一间间格子隔离起来,每天在宿舍,教室和食堂间奔走。生活像被定上了闹钟,一切按照时间表上的进程推进,好像每天的活动,一眼就能看到头,毫无生机可言。 想到L可以去全国各地到处转转,去更加广阔的空间,领略不一样的生活和风景,我简单而重复的生活则显得枯燥乏味。于是,年轻躁动的心情,对他那样的生活充满期待和憧憬。脑子热时,想逃离周围高大的围墙,去追随他那样的生活脚步。但不久,两人聚在一起聊天,杯盏交替间,他对我坦言,运输这个工作蛮辛苦的,因为货运时间限制的问题,经常需要熬夜驾驶,需要不断紧绷着精神全神贯注。当然,路途中还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。而你所看到的,那些一闪而过的风景,只是我们奔波生活中的一个点缀,一段剪影,但我们但毕竟不是旅行,所以无法安逸享受的坐下来,品味一番。而那些路过风景,美是很美,但我们的目的地不是那儿。 我看到他比之前晒的更黑的皮肤,想到烈日炎炎,和别人苦口婆心谈生意的情景,夜半时分,你呼呼入眠时,有些人,还在遥远的地方,熬红了双眼,风尘仆仆的一路奔波。顿时觉得,有时候,你只看到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,是因为你自己没有切身地去体验。 我们总爱把自己没有的,或无法轻易得到的,虚构的很美。而正是因为得不到,所以才给了它无尽想象的可能。我有两个女性朋友,姐妹花,M小姐和H小姐。M是妹妹,毕业后早早结婚,如今生了一个孩子,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。M平时在家做些家务,偶尔出去散散步,大多的时间,就是和孩子呆在一起,做起了全职妈妈。 而姐姐H小姐,虽然早已大学毕业,但毕业后去了男朋友的城市,两个人在一起打拼,并没有马上结婚,而是为了未来的生活一起努力奋斗。因为没有成家,没有孩子,生活相对自由轻松。H闲来寂寞,养了条宠物狗用来打发时间。H也曾对妹妹M说,干嘛这么早结婚,一结婚,就失去了很多自由。有什么好的呢?M想了一会儿,说,算不上有多好,但也算不上多差。我只是比你早一点组建了家庭而已,而我结婚后,一家人都对她蛮好,如今又有了一个可爱的宝宝,虽然不能如你一样,生活更加自由和随性,但我有了自己的新的圈子,没有感觉到好与不好,只是切换了一个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而已。自由生活,美文(二):美文摘录 高三语文写作素材积累 罗曼·罗兰有言:“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,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。”这是我心目中的好作家标准。好的作品和人生,都实践着这一点。 一个人的真理,只有参考意义,没有信奉意义。更何况,对精神和心灵来说,真理并非最高的价值标准,只有在自然科学上,真理才是最高标准。 读书不为别的,是让书里的那些精神光线或美学营养,照亮我们,提升我们的心灵视力,滋养和愉悦我们的人生。有句话说得好:“你喜欢这些东西,说明你本身即属于这些东西。” 除了意义,要尊重自己的喜欢或不喜欢。一本书,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,那最好了。 王开岭《读书:最美好的生命举止》 他(史铁生)属于那种人—— 他们以自己的生活、创造、体态和穿越岁月时的神情,给时代肖像、给人类精神添加着美、尊严和荣誉。 正因空气中有其体温,树木上有其指纹,这世界才不荒凉,街道才不冰冷,人群才不丑陋。他们不会让天变蓝,却让大家对天空保持积极的想象。他不能搬开大地上的垃圾,无力拔除民间疾苦,却让我们觉得可以忍受,可以坚持,继续对时代留有信心与好感。 无论遭遇什么,只要一想到,人群中含有他们,大家一起走,一起唱,一起看花开花落、云舒云卷,一起承担每个晴朗或昏暗的日期??我们即会坚称这世界很美好、这人生值得过。无论个体命运多么黯淡,只要一想到,这是个曾来过孔子、苏格拉底、李白、普希金、莫扎特、贝多芬、安徒生、莎士比亚、罗曼罗兰、丰子恺、阿赫玛托娃、德兰修女、几米漫画、丁丁历险记的世界,这是留有其遗产和故居的世界,我们即会情不自禁地微笑,对生活作出肯定性的投票。 与之为伍,共沐风雨或隔代相望,这是我们热爱生活的重要依据,也是幸福感的来源之一。 王开岭《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,起身走了》 天下父母能给孩子的大爱是什么?最贵重的礼物是什么? 不是房产、门第、存折、股权、绿卡,是尚能据取的蓝天、净水、江河、森林、矿产之大自然库存、祖宗家底!是—个被健康的制度、法律、契约、美德所扶正的社会!是一个表达自由、规则合理、运行有序、有权益谈判机会的时代!否则,你能保证他接手的房子不被强拆吗?你能保证他继承的钱袋不被税费、通胀、恶市、骗子和权势洗劫一空吗?你以为他躲得过贫困即能躲过*大米、*豆芽、*牛奶、*空气和“躲猫猫”吗?你能保证他不被户籍、入学、就业、迁徙、种种潜规则所拖累和羁绊甚至得抑郁症吗?你能保证他不会在某个拐角撞上孙伟铭、药家鑫、“李刚儿子”或直接成为他们吗?你能保证他未来的孩子不会成为
白癜风研究院“小悦悦”,不被拐卖吗? 是时候了,我们要换一种大视野和大逻辑,用“家园”替代“家庭”,用“家国”替代“家族”,让爱在天下父母和天下孩子之间重新铺开。 天下父母应以大爱的名义、决心、共识和紧迫感,为天下孩子执—份共同理念,尽一项集体义务,即:缔造一个公正、自由、安全有序的时代,一个温美、平和、良性循环的社会!凭此承诺,我们才配做父母,才是怀揣真爱的父母,才是光荣的一代父辈。 王开岭《光荣的父辈》 任何艺术,都离不开责任,一个人的精神成绩,往往取决于关怀力大小。一个好作家,首先是一个赤子,要发现时代的任务,要关心共同体的遭遇和命运,生活态度即写作态度。有次,某报刊请我谈“理想主义”,我举了捷克作家伊凡?克里玛的例子,上世纪七十年代,在回答为何不出国避难时,他说,“因为这是我的祖国,这儿的人和我讲的是同种语言……对国外那种自由生活,因为我没有参与创造它,所以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。”“我没有参与创造它”,这是最打动我的话。一个作家,若只沉迷手艺而拒绝时代的订单,那只是个平庸的文匠;一个人,若只有生活理想而无社会理想,是难称理想主义者的。 王开岭《无穷的远方,无数的人们》 一个好的时代,会让天下孩子都遇到呵护,所有父母都得到孝敬;会以*府的担当替代百姓的焦虑,会以*府的信用激励民间的诚实;会以完善的制度保障游戏的公正、分配的合理、权力的谦卑;会让富人失去骄横、学会仁爱,会让弱者得到帮助却不失尊严;会让每个做梦的人都有光明之感,会让美德和纯真不被嘲笑与辜负;会让命运不亏待那些劳苦,会像麦田那样承诺耕耘与收成、汗水和果实成正比…… 一个好的时代,个人的幸福不以别人的痛苦为肥料,个人的满足不以别人的忧愁为成本,个人的衣冠楚楚不以别人的破衫蓝褛为背景……甚至,人类“以人为本”的时候不再虐待别的物种,壮大“人间”的时候不再奴役大自然。 一个好的时代,空气中最大成分是氧和爱,大街上最流行风景是笑容,是问候、礼让、牵手、携扶,非怨恨、牢骚、争抢和骂骂咧咧。 王开岭《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时代》 我们见过无数表白出来的忠诚,高呼出来的忠诚,但你见过三百年默守一座墓的忠诚吗?一个怎样的家族才能胜任这桩孤独而坚忍的事业?要知道,除了风险和无名的寂寞,命运和历史从未向他们许诺过什么;除了一份悄悄的心灵荣誉和自我器重,根本没什么犒劳和表彰在路边等着——任何事到了这份上,恐怕也就无人去做了。【自由生活,美文】 随着袁墓的交接,随着私人守墓的角色被公共职能取代,这个古老家族的使命,就有了某种终结的意味。对于文物和遗址,时代有了更好的保养,但我也隐隐在想,是否我们就有了相应的守护能力呢?毕竟,修缮和守护、物质能力和精神能力是两回事。愿我们和我们的后人,再去拜谒袁公墓时,不会只看到一座死去的坆,不会只看到碑石上的美德,而忽略那些与之相濡以沫几个世纪的东西。” “若后世是公正的话,我想,任何时候,它都应该向那些参与过历史留存和延续的个体——投去感激的一暼。没有那些情谊的呵护,没有那些无名尘土的覆盖,再伟大的墓碑也会死掉的。 (注:明末抗金英雄袁崇焕被崇祯处以凌迟之刑,其旧部“佘义士”(姓佘,名不详)殓葬其尸体在自家后院,要求子嗣世代守墓。佘家17代后人守墓300余年。2002年文物局要求重修崇焕柌,兼设纪念馆,佘幼芝被要求搬迁出老宅。) 王开岭《一个守墓家族的背影》 一位叫朱丽娅·希尔的少女,为保护北美一株巨大的红杉树,竟然在这棵18层楼高的树上栖居了738天,直到该树的所有者——太平洋木材公司承诺放弃砍伐。希尔是阿肯色州一位牧师的女儿,为呼吁保护森林,她于1997年12月10日攀上了这棵被称为“月亮”的红杉树。原打算呆上3周,不料木材公司的冷漠却把她足足搁置了两年。当冬季来临,她只有一块蓝帆布遮挡,无法洗澡,就以湿海绵擦身。当双足再次踏上大地时,希尔喜极而泣。 我们有数不清的*河探险、长江漂流、雪山攀登、海峡泅渡……甚者竟不惜性命。目的不外乎:或为国争光、别让洋人抢了先;或时尚一点说,“超越自我、挑战极限”。可我们几乎从未有过像希尔那样默默的私人之举、那样日常意义上的“举手之劳”…… 显然,双方对自然的态度有别:希尔拥抱大树显示的是一种爱的决心,一种厮守的愿望;我们的那些“壮举”设计的是一种比试,一种对抗。二者的实践方式亦有别:如果说前者更接近一种日常的梦想表达和自由生活方式的话,那么,后者则更像一场众目睽睽下的卖力表演和作秀。 即使我们也有了,即使某位中国少女扮演了希尔的角色,又会怎样?她的同胞、亲人会作何想?社会舆论和职能部门会作何反应?她会不会被视为疯子?梦游者?妄想狂? 我们没有这样的习惯:做自以为正确的事!我们也缺乏这样的习惯思维:尊重、维护别人(包括对之有监护权的子女、眷属)做自以为正确之事的权利! 父母会干预,朋友会劝阻,组织会帮教,舆论会讽刺,有关部门会制止……用我们熟悉的话说,叫“摆平”。即使你勉强爬上了那棵树,呆不过三天,就会被轰下来,对付一个丫头片子的撒野,招多着呢。说到底,此事休想做成。于是,也就成了无人来做的事。 她不属于我们。因为她是天使。 王开岭《大地伦理》 “故乡”,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,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、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,它需要视觉凭证,需要岁月依据,需要细节支撑,哪怕蛛丝马迹,哪怕一井一石一树……否则,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?何以肯定此即梦牵*绕的旧影?此即替自己收藏童年、见证青春的地方? 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,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,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、朝夕相处……它还能让你激动吗?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? 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,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、四合院、五月槐花、前门吆喝、六必居酱菜、月盛斋羊肉、小肠陈卤煮、王致和臭豆腐……组合成的整套记忆。或者说,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。而今天,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,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,联想的也不外乎“房屋”“产权”“住址”等信息。 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生壤,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“北京”这一地点里。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、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,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。 王开岭《每个
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故乡都在消逝》 古人还有个伟大共识:露天的事物、街面的东西,皆理所当然、天经地义地被视为阳光下的公产,没人会瞎琢磨、动邪念。比如路是免费的,桥是免费的,饮水是免费的,进城是免费的,入厕是免费的,烧香许愿是免费的,栓马歇轿是免费的,击鼓喊冤是免费的,询人问路是免费的,山色湖光、游山玩水是免费的…… 东西越必须、越珍贵,越需要免费,越值得免费。 世界尚存多少原配?人间还剩几许古意? 我们改变了山岳的形貌,改变了河流的习性,改变了季节的脾气,改变了几千年常识和老理……我们拼命往地里灌农药化肥,往饲料和食物里投添加剂,还有什么“转基因”“太空种子”“辐照食品”……我们把人之外的东西吃了个遍,把大地翻了个底朝天,盗出最贵重的珠宝,然后埋下垃圾。 在一个把道德当痰随意啐掉的年代,我向一位视道德为全部家当的失足者致敬。 在一个鲜耻乃至无耻的年代,我向任何有耻的人致敬,向爱惜羽毛和颜面的人致敬,向未泯的崇高意识致敬。(行为上,他未必做到了崇高,但他有崇高的本能和临终的维护。他死于崇高的折磨。) 在一个污秽横流的年代,我向有洁癖的人、向注重灵*保洁的人致敬。也许他是清白的,也许不是,但他渴望清白,热爱清白,并为有负它而羞愧难当。 另外,我还要向他的山崖致敬。那么高的地方,没几个*客敢爬。 玉石虽焚,毕竟身怀晶莹;瓦片固全,终乃糟泥之骨。 卢武铉,一个向全世界低声说对不起的人,一个诚恳地垂下头的老人。 他死了,我宁愿把他的死看作合情合理,看作古意十足,看作儒生的高贵。 王开岭《向一个人的死因致敬》 生活中那些不计成败,不问收获,明知前面是“坟”,却依然踏出去的真的猛士;那些上下求索终无成果,出师未捷却泪尽而逝的无数失败者们,他们都是在尽心力去抒写生命,创造人生。较之耀眼的花环和胜利者的欢呼,他们的潸然泪下,更让人怦然心动;他们的残碑荒冢,更让人肃然起敬。失败者的一生,最清醒切实地指出人生困境,又最热烈强大地昭示着人类精神,有如精卫填海,夸父逐日。在失败者的面前,我们还能不屑一顾或者轻薄一笑吗? 如今,喧嚣的世界里是太多了对明星的捧场和对名人的投注,太少了生命的讴歌和失败者的风采。我们歌之舞之,出之入之的,不是名人世界,而是生命的舞台,只要用心地挥洒,真诚地惜爱,管他丰碑小草、高山低谷,生命同样辉煌,人生同样灿烂。 杨肃《失败者的魅力》 一个时代如果总是让人眼花缭乱,一个人如果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情,那个时代可能罹患了病症,而那个人所忙碌的事情的价值大可怀疑。何以匡正?把脚步放慢,直到能听到心跳的声音。在路上高速奔跑的感觉固然刺激,然而不能指望看清两边的东西。 现代生活的一大弊端是匆促。日子仿佛一辆狂奔的马车,然而驾车人在哪里?快并不是唯一目的,如果方向错误,越快只能是越远。“梯子应该搭对墙壁”,西方一位管理学大师这样比喻。我国一位诗人说过一句话:一个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。要给这件事定位,找到它的坐标,算出其半径和周长,停下来是必不可少的。此时,停止是一种调整和校正。在新世纪的喧嚣纷乱中,守护什么?放弃什么?我需要和众人一样么?即便没有资格谈论对时代负责,总该对自己负责吧。不再有救世主和导师,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。试一试停止吧,停止是为了重新上路。在现状与超越之间,停止是一座桥梁的名字。 据说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口立着这样的标牌,提醒人们留意两侧的风景:“慢慢走,欣赏呵!”慢慢,也就接近停止了。只有停下来才能欣赏到、读懂一些好的东西,试一试停止吧!如果我们嘱望于新的开始的话。 彭程《停止与开始》 德国人可忏悔、可反思,中国人为什么不能?我们把“文革”的罪过都推给了“四人帮”,其实那是一个“多数人犯罪”的过程,可我们缺乏发自内心的忏悔与罪感!一个缺乏反省、缺乏发自内心的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民族,不可能真正地从天灾人祸中吸取教训,不可能从天灾人祸中提升灵*,不可能从天灾人祸中进行制度革新。我们习惯了歌颂与遗忘,通过塑造和歌颂英雄来掩盖自身的无能与罪责。 对于一段“多数人犯罪”的历史来说,个人名誉得失问题在整个历史中的分量只是大海中的一涓。由于重复同一罪行的人太多了,“多数人犯罪”对社会、对民族的危害,已经从对个别受害人的威胁转移至对整个民族的威胁。在“多数人犯罪”情况下,法律变得相对无能为力,无法去追究和审判整个民族。因此,每个人都应该通过个案的忏悔,去反思怎样对待自己罪孽的过去,怎样承担自己必须承担的道义和良心责任。 没有每个公民自己的良心自救运动,就不可能真正推进*治体制改革。于是,很多人抱怨和指责体制的同时,遗忘了自己的责任,遗忘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,常常也是恶体制的支持者、奉行者,潜规则的参与者。 体制是什么?体制就是你、我、他,就是我们自己。我们每个生存于这个体制之内和之外的人,都负有自己的一份制度性原罪之责,都应该检讨自己:是否拥护其恶、执行其恶、默认其恶、漠然其恶? 一个敢于直面历史错误的民族,是一个理智和清醒的民族,而这样一个民族,才能获得世人的理解和信任,才不会遭到“和平演变”,才会有真正的“朋友遍天下”。 *秀辉《红卫兵的忏悔是公民良心自救运动》 他(朱光潜)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“此身、此时、此地”。此身,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,决不推诿给别人。此时,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,决不推延到将来。此地,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,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。 柴静《此身 此时 此地》 梭罗在《瓦尔登湖》中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: 有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,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,他想,凡是完美的作品,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,因此他自言自语,哪怕我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它的事情,也要把它做得十全十美。他一心一意,锲而不舍,目不他视、心无他想,坚定而又高度虔诚,在这整个工作过程中,他的同伴逐渐离开了他,都死去了,而他在不知不觉中却保持着青春,最后当手杖完成时,它突然辉煌无比,成了梵天世界中最美丽的一件作品。 做好一件事——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。专心致志于你所做的事——这就是他告诉我们的。为什么要急于成功?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伙伴,那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是生命的另一种鼓点,遵循的是生活的另一种节拍。 人啊,不要用世俗的成功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吧。而你却要专心致志做好你要做的事——一辈子也许只是一件事。 而这就要使你的心灵单纯。生活越简单,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,你要去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,而这往往是大自然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。不要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,不要以多余的钱和精力去购买多余的东西。 何怀宏《梭罗和他的湖》 当一个人或一个族群遭受巨大的灾难时,撇开历史的纠葛,表示同情至少不幸灾乐祸,我认为这是一种底线道德。【自由生活,美文】 为什么说这是底线道德呢?因为恻隐同情之心,是人类告别动物世界,直立行走,从而形成社会后必须具备的一种情感,它其实是人类保护自己的一种理性化的态度。“恻隐”之心,就是“不忍之心”,是设身处地,是换位思考,孟子说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”,它是善良仁义的萌芽和发端。这种底线道德,使齐宣王这种应该属于冷漠“帝王”的人也不忍看到牛被牵上祭台牺牲前的可怜样。春秋时鲁襄公四年,南部强国楚因愤恨陈国背叛自己依附北方的强国晋,准备讨伐。当听说陈国国君新丧,于是停止了发兵。这并非是被中原人称为“南蛮”的楚国有多么伟大,而是国丧这种事哪国都可能碰到,谁也不希望别人趁火打劫,那么自己首先要遵守这类底线道德。 ·善待美文欣赏(2016-06-18) ·随笔美文(2016-07-07) ·青春美文(2016-07-07) ·心情美文随笔(2016-07-07) ·青春美文文章(2016-07-07) 相关热词搜索:关于自由的美文 自由 美文 上一页 1 2 下一页